红掌别名花烛、火鹤花、安祖花,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附生性常绿草本植物,性喜温暖、潮湿和半阴的环境,但不耐阴,喜阳光而忌阳光直射,不耐寒,喜肥而忌盐碱。秋季天气多变,气温不稳定,日夜温差大,要想栽培好红掌盆花,需要注意做好以下管理工作。
第一关:灵活调节光照
在顺德地区,秋季气温不稳定,时而烈日当空,时而天气阴霾。红掌盆花有比较严格的要求,适宜的光照要求根据季节和植株生长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。因此,要注意做好光照管理,温室内光照强度主要是通过开闭活动遮光网来调控。
一般秋季小苗期光照强度宜为12000~16000lux,营养生长期为16000~22000lux,生殖生长期为14000~18000lux。当室内光照强度低于光照要求时,打开活动遮光网,增加室内光照强度;当室内光照强度高于光照要求时,关闭活动遮光网遮荫,避免强光照射对叶片和佛焰苞片产生灼伤。
第二关:协调温度和湿度
红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,但不同温度情况下要求的湿度不尽相同。室温16~19℃时,湿度要求40%~60%;室温20~27℃时,湿度要求70%~80%;室温28~30℃时,湿度要求80%~90%。
秋季日夜温差大,通常早晨和夜间在15℃左右,白天却能达到30℃,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湿度。当气温在20℃以下时,保持室内的自然环境即可;当气温达到28℃以上时,可采用雾化降温设备来调控空气相对湿度,以水雾刚好飘落到叶面之上为宜,以营造红掌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。
第三关:定期检测pH值和EC值
经过一段时间的栽培,红掌盆花的栽培基质会产生生物降解和盐渍化现象,从而使其基质pH值降低、EC值增大,影响植株根系对肥水的吸收能力。因此,必须定期测定基质的pH值和EC值,并依测定数据来调整各营养元素的比例,以促进植株对肥水的吸收。一般每半个月进行1次基质pH值、EC值的检测,保证基质pH值在5.5~6.0之间,基质EC值应小于0.8ms/cm。
第四关:及时整理植株并清理环境
大多红掌会在根部自然地萌发许多小吸芽,争夺母株营养,而使植株保持幼龄状态,影响株形。宜用手摘去植株过多的簇生吸芽,一般一个植株保留一个吸芽即可,可从早期开始进行。摘除的吸芽尽可能带有根系,以便用来繁殖。此外,要及时剪去病叶、残叶、老叶和畸形叶片,以增强植株间的透气性和叶片的采光效果。剪叶的刀具应使用0.1%~0.5%高锰酸钾消毒,防止病菌的交叉传染。
当温室屋面玻璃或薄膜的透光率低于75%时,应对其进行清洗。对红掌生产温室及其配套设施,特别是温室地板和苗床应每年进行定期的消毒灭菌,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。及时清除温室内的杂草、青苔,减少病虫的滋生传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