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技术知识>病虫害防治>如何防治珀蝽

如何防治珀蝽

珀蝽,学名Plautia fimbrita Fabricius属半翅目蝽科。主要危害绒毛白蜡、国槐,也危害柳、月季、梨、苹果等园林植物。近几年危害日趋严重,现将其危害特点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加以介绍,供同行们参考。

(成虫)   

   
一、危害特点

   
珀蝽的成虫和若虫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、嫩梢、果实的汁液,嫩芽、幼叶受害后,布满褪绿、黄色小点,生长不良,其分泌物造成林下其它植物诱发煤污病,致使植株死亡。

(若虫)

   
二、发生规律

   
珀蝽在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矿区一年发生1代,以成虫在树皮缝、墙缝、枯草丛中等处越冬。翌年4月开始活动,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,晴天上午10时前和15时后较活泼。4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,卵多产于叶片背面上,卵块呈双行或不规则紧凑排列,一般14
~16粒左右。卵产后2天开始出现红色眼点,第4天开始胚动,卵期7~8天。初孵若虫群集,先静止在卵壳周围或卵壳上,3龄后分散危害,在树木茂盛期发生量大。若虫和成虫以为害植物为主,同时也为害植物的新梢。7~8月份是为害高峰期。

(卵)

   
三、防治方法:

    
1
成虫越冬期进行人工捕捉,或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,集中烧毁,可消灭越冬成虫。

     2人工清除卵块。

    
3
、灯光诱杀成虫。

    
4
、喷药防治:在越冬成虫出蛰结束和低龄若虫发生初期,抓紧时间于若虫未分散之前喷施6%吡虫啉乳油3000~4000倍液,或5%啶虫脒乳油6000~7000倍液,或1.2%烟参碱乳油800~1000倍液,50%辛硫磷乳油800~1000倍液,2.5%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化学农药,交替使用。每7~10天喷一次,连喷2~3次,防治效果较好。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
需要支持?

如果通过现有技术内容没办法解决您的问题,请在线提问获取我们的支持!
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