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茶花又名山茶、晚山茶、曼陀罗树、茶花等。从10月中旬至下年4月中旬均可开花,但大多数是在2-4月开花。花色有红、粉、白等多种颜色,深受城乡居民喜爱。现将常见的几种繁殖方法介绍如下。
播种法。主要用于单瓣品种为嫁接培育砧木而采用的,但必须经过5-6年才能培育出开花的植株,难以保持原有品种的特性,许多优良品种因不能结实而无法应用。
扦插法。一般用于大规模生产商品种苗,成本低,能保持品种特性,一般经3-4年的培育才能开花。其操作流程是:
①基质的选择。松树皮与泥炭,按3:1混合或松树皮、泥炭和珍珠岩(或泥炭),按3:1混合。
②插穗的剪取和预处理。选树冠外部生长充实、叶芽饱满、无病虫害的枝条剪取。软枝插穗于5-6月或9-11月,剪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,长4-15厘米,先端留2-4厘米,基部带踵,剪口要平。大枝插穗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,选多年生,有3-4个分枝的大枝,插穗下端茎皮环剥2厘米宽,用每升1000毫克浓度的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涂上剥口,待愈伤组织膨大后剪下扦插。单芽插穗于7月在当年嫩枝上剪取1厘米长的茎段,带一单芽和叶片,用湿毛巾包好,装入密封的塑料袋,扦插前用每升8000毫克浓度的吲哚丁酸和每升1500毫克萘乙酸溶液浸入插穗基部3分钟,有利于生根,然后抢在24小时内扦插完。
③扦插。容器内装入基质10-15厘米厚,将插穗插入,密度以叶片不互相交接重叠为宜,深度以软枝长的1/3-1/2,大枝插穗约10厘米深处,单芽插穗深到单芽下部为准,然后将基质压紧,用细孔壶喷浇透水。插后将容器置于半荫处,半月内每日用细孔壶喷水4-6次,以后逐渐减少次数,但应保持基质湿润,温度控制在20-25℃,当根长到3厘米时,便可上盆或移植到田间。
嫁接法。茶花属于嫁接较难成活的植物,要提高嫁接成活率,一方面要掌握嫁接操作技巧,另一方面需运用一些特殊的嫁接方法,才能提高嫁接成活率,其主要操作技术要求是:
①砧木培育。选用小叶女贞实生苗作砧木,当砧木主干直径达到2厘米时,于春节后,2月底前将砧木主干于地面约20厘米处截断,施一次人粪尿肥,促进萌发健壮的新芽。当砧木长到5月初时,自基部留5厘米左右剪断,留一树桩备接优良山茶。也可用其同属的2-3年生的白花油茶的实生苗作砧木。有的选用抗性强、生长快的红山茶“狮子笑”、“红露珍”、单瓣“红心大红”等品种作为砧木,嫁接亲和力高。
②嫁接方法。通常有两种:一是切接法。切接宜在砧木生长较缓慢时期,将离地3-5厘米以上的砧干剪去,再在相对平直的一面,稍带木质垂直下切长2厘米左右,把切离部分削除3/4,削口内斜。然后,选取芽体饱满的茶花枝梢,剪成长3-4厘米的一段作接穗,摘除下半部的叶片,再将上半部的叶片每片剪去2/3。用刀在穗芽背下方2厘米处稍内斜往下削一刀,削去木质约2/5再在削斜面的背下方削出长0.5厘米的小斜面。把削好的接穗扦插入砧木的切口中,与砧木切口两边的形成层对准,如果砧木的切口宽于接穗,应把接穗移靠一侧,以保证有一侧的形成层互相对准。然后用塑料条绑紧固定,再包一层塑料薄膜,以防水分散失。茶花切接后50天可愈合,当发现接穗上抽出新叶片,应将封盖薄膜的顶部剪开,到新叶长出3-4片时,已基本稳定,可将全部包扎物解开。二是腹接法。茶花腹接,除了在发梢初期的3-4月,因枝梢过嫩,不宜进行之外,其余时间均可进行。腹接的砧木选取与切接法的相同,先剪去砧干四周可能妨碍操作的侧枝,其余干冠保留。然后在砧干离地4-5厘米的部位,选平直的一面,从表皮开始向下向内斜切一个长2.5厘米的斜面,最深处不超过砧干粗度的2/5,再把切离的部分削除3/4,削口内斜。腹接的接穗削切、扦插等方法,均与切接法基本相同。腹接40-50天后进行检查,若已愈合,可解松紧封的薄膜,但不能全部解除,并剪去砧冠2/3,待接穗长出3-4片叶时,视长势已稳定了,才把接穗以上的砧干全部剪去,即成一新的山茶花优良植株。
压条法。高压也称圈枝,在5-9月高压为最适期。茶花高压的部位,应距梢顶15厘米以上,有2条以上分枝更佳。高压最好能与母株整形相结合,在参差不齐的树冠上,选择突出的枝梢进行。茶花常在6月左右陆续抽出夏梢,在这类枝条上进行高压,其部位应在春夏梢连接处的下方的春梢为宜。在选定的部位上,用刀沿枝条环切间距为2厘米,然后把两圈之间的树皮削去,待露出的木质部表面干燥后(一般需2天以上),用草混以粘土搓成的泥条或苔藓等包上环切部位,并加包一层透明膜保湿。3个月左右可发出新根,然后剪离母株,植于沙床,以后注意淋水保湿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