雀纹天蛾

幼虫图蛹图卵图分布与危害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,河北,以及长江流域各地区。主要危害爬山虎、常春藤、麻叶绣球、大绣球、果树等花木。以幼虫在叶背蚕食叶片,造成叶片残缺不全。形态特征成虫:体长27-38毫米,翅展59-80毫米,体绿褐色,体背略成棕
名称:雀纹天蛾

学名:Teretra japonica
类属:天蛾科

相关图片

分布与危害

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,河北,以及长江流域各地区。

主要危害爬山虎、常春藤、麻叶绣球、大绣球、果树等花木。以幼虫在叶背蚕食叶片,造成叶片残缺不全。

形态特征

成虫:体长27-38毫米,翅展59-80毫米,体绿褐色,体背略成棕褐色。头、胸部两侧及背部中央有灰白色绒毛,背线两侧有橙黄色纵线;腹部两侧橙黄色,背中线及两侧有数条不甚明显的灰褐至暗褐色平行的纵线。触角短栉状,淡灰褐色;复眼赤褐色。前翅黄褐色或灰褐色微带绿,后缘中部白色;中室上有1个小黑点;翅顶至后缘有6-7条暗褐色斜线,上面1条最显著,第2与第4条线之间色较淡;外缘有微紫色的带。后翅黑褐色,臀角附近有橙黄色的三角形斑;外缘灰褐色,有不明显的黑色横线;缘毛暗黄色。

卵:短椭圆形约1.1毫米,淡绿色。

幼虫:体长70毫米,有褐色与绿色两种色型。褐色型:全体褐色,背线淡褐色,第2腹节以后不明显;亚背线色浓,后部色较深,于尾角两侧相合;后胸亚背线上有1黄色小点;第1、2腹节亚背线上各有1较大的眼状纹,中心部为赤褐色圆点,外转黄色,外廊黑褐色,第1腹节者较大;第3腹节亚背线上有1稍大的黄色斑纹,其外廊略呈紫褐色;第1-7腹节两侧各有1条暗色向后方伸的斜带;尾角细长而弯曲,赤褐色,上面微带黑色。胸足赤褐色。绿色型:全体绿色,背线明显,亚背线白色,其上方浓绿色,其他斑纹同褐色型。初龄幼虫全体绿色,头部长三角形,尾角长大,褐色。

蛹:长36-38毫米,茶褐色,被细刻点。第1、2腹节背面和第4腹节以下的节间黑褐色;臀刺较尖黑褐色。气门黑褐色。

  



发生规律

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-2代,以蛹越冬。翌年6-7月间出现成虫,趋光性和飞翔力强,喜食糖蜜汁液,夜间交配与产卵,卵产在叶片背面,卵期为7天左右。6月下旬出现幼虫,初孵幼虫有背光性,白天静伏在叶背面,夜间取食。随着虫龄增长,其食量猛增,常将叶片食光。10月幼虫老熟,入土化蛹越冬。该虫一年发生代数,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,江西和广东地区一年发生约4代,均以蛹在土中越冬。

  

防治方法

1、挖除越冬蛹。结合冬季埋土和春季出土挖除越冬蛹。

2、捕捉幼虫。结合夏季修剪等管理工作,寻找被害状和地面虫粪捕捉幼虫。

3、诱杀成虫。利用成虫具有趋光的特性,在成虫盛发期悬挂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,诱捕成蛾。

4、化学防治: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。此时虫口密度小,危害小,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。防治时用45%丙溴辛硫磷(国光依它)1000倍液,或国光乙刻(20%氰戊菊酯)1500倍液+乐克(5.7%甲维盐)2000倍混合液,40%啶虫.毒(必治)1500-2000倍液喷杀幼虫,可连用1-2次,间隔7-10天。可轮换用药,以延缓抗性的产生。

5、幼虫易患病毒病,在田间取回自然死亡的幼虫,制成200倍液喷布枝叶。

防治药械

病虫害大全

脊胸天牛

2022-11-18 10:57:55

病虫害大全

一串红猝倒病

2022-11-18 14:04:32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